2020年贵州事业单位面试备考:再谈垃圾分类立法

2019-07-18 15:45:48 来源:贵州大树教育

分享到:

【热点背景】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31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力度不断加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地方人大会议上审议并表决通过,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也体现了环保法治意识的增强。

统计显示,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在作相关说明时,强调了当前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题目预测】

自2011年广州在全国首次针对垃圾分类立法以来,各个城市为了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纷纷出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今年3月,上海人大正式表决通过了《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其中强调市民有垃圾分类的法律义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由于事关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上海市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做法值得肯定。

应该强调的是,垃圾分类立法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通过立法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从各地推行垃圾分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开始时轰轰烈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销声匿迹。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就是要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推行垃圾分类,真正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好的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其次,通过立法形成科学、专业、协调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各地在推行垃圾分类管理的时候,不科学、不专业、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让民众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在清运的过程中依然不改混装混放的问题;再比如,对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能做到专人处理和专业处理,以致分类效果差、极易造成污染……垃圾分类立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对垃圾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立法形成专业的管理机制、科学的协调机制,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三,通过立法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以往各地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问题就是民众生活习惯的阻碍。很多人嫌麻烦、不愿意改变随手丢垃圾的旧习。垃圾分类立法可以用法律的强制性帮助民众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立法以后,垃圾分类就会成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提升公众权利意识的同时,强化义务观念,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只有通过立法让民众承担义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精神才会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同样也需要注意,要想让条例真正长效地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做好后续的落实监督,真抓实干。一方面要把垃圾分类的方法与知识宣传到位,让群众真正了解;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末端处理产业,真正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


【热点背景】

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31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地方立法力度不断加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地方人大会议上审议并表决通过,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社会舆论高度关注,也体现了环保法治意识的增强。

统计显示,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给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在作相关说明时,强调了当前立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题目预测】

自2011年广州在全国首次针对垃圾分类立法以来,各个城市为了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纷纷出台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今年3月,上海人大正式表决通过了《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其中强调市民有垃圾分类的法律义务。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由于事关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上海市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积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做法值得肯定。

应该强调的是,垃圾分类立法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通过立法形成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从各地推行垃圾分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开始时轰轰烈烈,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销声匿迹。对垃圾分类进行立法就是要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推行垃圾分类,真正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好的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其次,通过立法形成科学、专业、协调的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各地在推行垃圾分类管理的时候,不科学、不专业、不协调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让民众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在清运的过程中依然不改混装混放的问题;再比如,对医疗垃圾的处理不能做到专人处理和专业处理,以致分类效果差、极易造成污染……垃圾分类立法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通过立法对垃圾进行科学细致的分类;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立法形成专业的管理机制、科学的协调机制,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

第三,通过立法引导民众形成良好的垃圾处理习惯。以往各地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问题就是民众生活习惯的阻碍。很多人嫌麻烦、不愿意改变随手丢垃圾的旧习。垃圾分类立法可以用法律的强制性帮助民众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立法以后,垃圾分类就会成为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提升公众权利意识的同时,强化义务观念,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只有通过立法让民众承担义务,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治精神才会深入人心。

最后,我们同样也需要注意,要想让条例真正长效地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做好后续的落实监督,真抓实干。一方面要把垃圾分类的方法与知识宣传到位,让群众真正了解;另一方面,也要完善末端处理产业,真正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