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医学基础知识—解剖学(二)

2025-07-23 16:03:35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分享到:

六、三角

1. 肘后三角:骨折位置关系不变,脱位发生改变。

2. 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3.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4. 膀胱三角: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

5. 危险三角:将面静脉分布于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

七、体表投影

1. 盲肠:体表投影在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上方。

2. 阑尾: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称 McBurney 点。

3. 肝脏:肝上界:即右锁骨中线与第 5 肋的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的交点和左锁骨

中线与第 5 肋间隙的交点。

4. 肺的体表投影:锁中六、腋中八、肩胛线、十肋叉。

5. 肾门:体表投影点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 12 肋的夹角处,称肾区。

八、成对与不成对

(一)成对

1. 颅骨:

①脑颅骨:顶骨、颞骨。

②面颅骨: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2.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男性)或卵巢动脉(女性)。

3. 成对的淋巴干:腰干、支气管纵隔干、锁骨下干、颈干各 2 条。

(二)不成对

1. 颅骨:

①脑颅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②面颅骨:犁骨、舌骨、下颌骨。

2.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3. 不成对的淋巴干:肠干。

九、有韧带穿过的关节

1. 髋关节:股骨头韧带。

2.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十、关节的组成

1. 胸锁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切迹及第 1 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

2. 肩锁关节: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峰的关节面构成。

3.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4.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5.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

6.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六、三角

1. 肘后三角:骨折位置关系不变,脱位发生改变。

2. 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是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3.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

4. 膀胱三角: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

5. 危险三角:将面静脉分布于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

七、体表投影

1. 盲肠:体表投影在腹股沟韧带外侧半的上方。

2. 阑尾: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 1/3 交点处,称 McBurney 点。

3. 肝脏:肝上界:即右锁骨中线与第 5 肋的交点,前正中线与剑胸结合线的交点和左锁骨

中线与第 5 肋间隙的交点。

4. 肺的体表投影:锁中六、腋中八、肩胛线、十肋叉。

5. 肾门:体表投影点位于腰背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 12 肋的夹角处,称肾区。

八、成对与不成对

(一)成对

1. 颅骨:

①脑颅骨:顶骨、颞骨。

②面颅骨: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2. 成对的脏支: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男性)或卵巢动脉(女性)。

3. 成对的淋巴干:腰干、支气管纵隔干、锁骨下干、颈干各 2 条。

(二)不成对

1. 颅骨:

①脑颅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②面颅骨:犁骨、舌骨、下颌骨。

2. 不成对的脏支: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3. 不成对的淋巴干:肠干。

九、有韧带穿过的关节

1. 髋关节:股骨头韧带。

2.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

十、关节的组成

1. 胸锁关节:由锁骨胸骨端与胸骨锁切迹及第 1 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

2. 肩锁关节:由锁骨的肩峰端与肩峰的关节面构成。

3.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4.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5.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

6. 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