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医学基础知识—生理学(一)

2025-07-23 16:13:44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分享到:

一、凝血因子

1. FⅢ(3):外源性凝血启动因子。

2. FXII(12):内源性凝血启动因子。

2. FⅣ(4):Ca2+(唯一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

3. FⅡ(2)、FⅦ(7)、FⅨ(9)、FX(10)的生成需要维生素 K。

4. FⅧ、IX(8、9):抗血友病因子。

二、中枢

1. 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2. 反射中枢:低位中枢:脊髓;

高位中枢:大脑。

3. 躯体运动调控的初级中枢、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脊髓。

4. 生命中枢:延髓。

三、过程

1. 止血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2. 呼吸的全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四、公式

1.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2.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正常人为 0])-(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3. 通气/血流=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比值为 0.84。数值变大提示“生理无效腔变大”,数值变小提示“动静脉短路”。4.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6.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五、微循环通路

1. 直捷通路:控制回心血量;

2. 动静脉短路:控制体温;

迂回通路:物质交换。

一、凝血因子

1. FⅢ(3):外源性凝血启动因子。

2. FXII(12):内源性凝血启动因子。

2. FⅣ(4):Ca2+(唯一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

3. FⅡ(2)、FⅦ(7)、FⅨ(9)、FX(10)的生成需要维生素 K。

4. FⅧ、IX(8、9):抗血友病因子。

二、中枢

1. 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2. 反射中枢:低位中枢:脊髓;

高位中枢:大脑。

3. 躯体运动调控的初级中枢、内脏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脊髓。

4. 生命中枢:延髓。

三、过程

1. 止血过程: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血液凝固。

2. 呼吸的全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四、公式

1.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2.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正常人为 0])-(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3. 通气/血流=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比值为 0.84。数值变大提示“生理无效腔变大”,数值变小提示“动静脉短路”。4.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5.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压)。6. 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五、微循环通路

1. 直捷通路:控制回心血量;

2. 动静脉短路:控制体温;

迂回通路:物质交换。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