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医学知识—周围血管疾病考点(一)
2025-08-27 10:00:43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1.脱疽的概念: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2.脱疽的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常累及大、中动脉。
糖尿病足多伴有糖尿病病史,尿糖、血糖增高,可累及大动脉和微小动脉。
3.脱疽临床分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足。
4.脱疽的证治分型:
(1)寒湿阻络证
辨证要点:患趾(指)喜暖怕冷,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
(2)血脉瘀阻证
辨证要点: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3)湿热毒盛证
辨证要点: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4)热毒伤阴证
辨证要点: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顾步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辨证要点: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黄芪鳖甲煎加减。
1.脱疽的概念:指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2.脱疽的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常先一侧下肢发病,继而累及对侧,少数患者可累及上肢;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病史,常累及大、中动脉。
糖尿病足多伴有糖尿病病史,尿糖、血糖增高,可累及大动脉和微小动脉。
3.脱疽临床分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足。
4.脱疽的证治分型:
(1)寒湿阻络证
辨证要点:患趾(指)喜暖怕冷,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阳和汤加减。
(2)血脉瘀阻证
辨证要点: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患趾(指)皮色暗红或紫暗,皮肤发凉干燥,肌肉萎缩,趺阳脉搏动消失;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3)湿热毒盛证
辨证要点: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身热口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4)热毒伤阴证
辨证要点:皮肤干燥,毫毛脱落,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方药:顾步汤加减。
(5)气阴两虚证
辨证要点: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黄芪鳖甲煎加减。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