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业单位备考:医学知识—医者仁心

2025-08-27 10:04:43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分享到:

一、医学道德修养

1.含义:医学道德修养是医务人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磨炼,把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规范转化为个人医学的道德品质。

2.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原则。

3.方法:学习医学伦理知识。通过立志,确立做一个合乎医学道德的人的需要、愿望的理想。

躬亲实践:坚持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坚持内省:即内省。指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进行自我检查的道德方法。

4.境界:医德境界是指医务人员从一定的医德观念出发,在医德修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品质状况。分为四种境界:

(1)最高境界:为医奉献的医德境界。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决不损人利己。古今中外许多许多名医大医达到了这种境界(如白求恩大夫、孙中山先生与南丁格尔等)。

(2)基本境界:以医为业的医德境界。能够为己利他,从不做损人利己行为。

(3)最低境界:以医谋生的医德境界。利己而从不做损人行为。

(4)不道德境界:以医谋私的医德境界。损人利己,纯粹害人、纯粹害己行为。

二、医学道德评价

1.概念:人们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标准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医疗行为作出的道德价值和善恶的判断。

2.作用:

(1)对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形成有导向作用;

(2)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3)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有促进作用;

(4)对医学人际关系有协调作用。

3.标准:

(1)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此为首要标准),解除患者病痛,促进患者健康是医学科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评价和衡量医务工作者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以及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这是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2)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和优生;

(4)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一、医学道德修养

1.含义:医学道德修养是医务人员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磨炼,把社会主义医学道德基本原则的规范转化为个人医学的道德品质。

2.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原则。

3.方法:学习医学伦理知识。通过立志,确立做一个合乎医学道德的人的需要、愿望的理想。

躬亲实践:坚持实践是医学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坚持内省:即内省。指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进行自我检查的道德方法。

4.境界:医德境界是指医务人员从一定的医德观念出发,在医德修养过程中所形成的医德修养水平和医德品质状况。分为四种境界:

(1)最高境界:为医奉献的医德境界。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决不损人利己。古今中外许多许多名医大医达到了这种境界(如白求恩大夫、孙中山先生与南丁格尔等)。

(2)基本境界:以医为业的医德境界。能够为己利他,从不做损人利己行为。

(3)最低境界:以医谋生的医德境界。利己而从不做损人行为。

(4)不道德境界:以医谋私的医德境界。损人利己,纯粹害人、纯粹害己行为。

二、医学道德评价

1.概念:人们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标准对医务人员或医疗卫生部门的医疗行为作出的道德价值和善恶的判断。

2.作用:

(1)对医务人员医德品质的形成有导向作用;

(2)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3)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有促进作用;

(4)对医学人际关系有协调作用。

3.标准:

(1)是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缓解、痊愈和生命的安全(此为首要标准),解除患者病痛,促进患者健康是医学科学的根本目的之一,是评价和衡量医务工作者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以及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这是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2)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3)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和优生;

(4)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