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考行测、申论科目考什么?

2019-04-15 10:39:06 来源:大树教育编辑部

分享到: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那么行测和申论到底考什么呢?

一、行测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简称,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国考行测共有135个题目,考试时间120分钟。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

1.常识判断

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军事、科技、生活等方面。占行测中题目20个。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言语理解分为选词填空和长文段阅读。选词填空一般都是可以前后文语境推导出来,有时需要近义词辨析来确定答案。长文段阅读可分为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做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图推断题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占行测题目40个。

3.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数量关系相对较难的,是失分的重灾区,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长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占行测题目15个。

4.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具体题型分为四个种:a.图形推理;b.定义判断;c.类比推理;d.逻辑判断。占行测题目40个。

5.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就是在文字混合数字、饼图、曲线图、表格中寻找数字,然后计算。这部分的题目不难,只涉及到数字的加减乘除,稍微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比较繁杂,需要考生多加练习,掌握一些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占行测题目20个。

参考多方对历年公务员考试分值估算,行测的分值一般来说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所占比重较大,数量关系单个题目的分值较大,而常识部分的分值占比较小。因而建议考生考试时时,根据个人特点,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和时间。

 

二、申论

申论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国考考试时间3个小时。申论分为以下五类题型:

1. 归纳概括题

这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一般固定在一道或两道,每题分值多在10~20分。近几年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需要考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 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题型变化多样,但重点考查了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和词句理解阐释三种题型,副省及以上试卷侧重考查此类试题。

3. 应用文写作题

这类题型包括报告、公开信、编者按、宣传稿、导游讲解稿等文体,出现频繁,重点考查宣传通知性质的题目。

4. 提出对策题

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省级试卷和市级试卷中都会出现。近几年这类题型有所减少,但考生也不能因此忽略。

5. 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作文。作为申论考试的“硬菜”,文章论述题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申论得高分,申论是一种官化文章,要注重一种逻辑,一种规范化模式,还需要紧扣材料。所以建议平时备考时,需要结合具体的题型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申论能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分为两个科目:行测和申论。那么行测和申论到底考什么呢?

一、行测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简称,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国考行测共有135个题目,考试时间120分钟。公务员行测考试题型分为以下五种:

1.常识判断

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军事、科技、生活等方面。占行测中题目20个。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言语理解分为选词填空和长文段阅读。选词填空一般都是可以前后文语境推导出来,有时需要近义词辨析来确定答案。长文段阅读可分为主旨题和意图推断题。做主旨题只要找到段落大意就可以了,但是意图推断题需要在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占行测题目40个。

3.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数量关系相对较难的,是失分的重灾区,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长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占行测题目15个。

4.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具体题型分为四个种:a.图形推理;b.定义判断;c.类比推理;d.逻辑判断。占行测题目40个。

5.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就是在文字混合数字、饼图、曲线图、表格中寻找数字,然后计算。这部分的题目不难,只涉及到数字的加减乘除,稍微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比较繁杂,需要考生多加练习,掌握一些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占行测题目20个。

参考多方对历年公务员考试分值估算,行测的分值一般来说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所占比重较大,数量关系单个题目的分值较大,而常识部分的分值占比较小。因而建议考生考试时时,根据个人特点,合理安排做题顺序和时间。

 

二、申论

申论是针对一段材料,通常是社会事件、民事纠纷等,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概括,在此基础上发表中肯见解,提出方略,作出必要的说明申述。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和文字表达能力。国考考试时间3个小时。申论分为以下五类题型:

1. 归纳概括题

这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一般固定在一道或两道,每题分值多在10~20分。近几年的难度在不断加大,需要考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 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题型变化多样,但重点考查了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和词句理解阐释三种题型,副省及以上试卷侧重考查此类试题。

3. 应用文写作题

这类题型包括报告、公开信、编者按、宣传稿、导游讲解稿等文体,出现频繁,重点考查宣传通知性质的题目。

4. 提出对策题

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省级试卷和市级试卷中都会出现。近几年这类题型有所减少,但考生也不能因此忽略。

5. 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国考申论的必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作文。作为申论考试的“硬菜”,文章论述题的地位举足轻重,是考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分值占比最大的题型。

在这里需要提一下,文章写得好,并不代表申论得高分,申论是一种官化文章,要注重一种逻辑,一种规范化模式,还需要紧扣材料。所以建议平时备考时,需要结合具体的题型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申论能力。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