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科举制

2024-05-31 11:45:24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分享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多样,早期周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汉朝以察举制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创立九品中正制,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科举制从起源到废止的主要过程。

  一、产生于隋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二、发展于唐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此外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三、改革于宋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其次,从宋代以后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舞弊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笔迹,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最后,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也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四、中落于元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五、鼎盛于明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童试在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殿试是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六、废除于清

  洋务运动使得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八股取士的弊病,主张发展教育、推广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再加上徇私舞弊越来越严重,科举制走上了消亡的道路。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维新变法时期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直到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例题】

  1. (单选题)明清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内容限定于( )

  四书五经

  宋史

  二十四史

  明史

  【答案】A【解析】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 ),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A. 1901年

  B. 1905年

  C. 1909年

  D. 1911年

  【答案】B【解析】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于宋、元之际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明、清两朝因袭。然而,随着清朝文字狱的兴起,科举考试内容逐渐僵化,成为统治者禁锢士人思想、规范士人伦理的工具。1905年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多样,早期周以“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乡老”(族长)等选拔本乡土的贤士,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制被严重破坏,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下层人士得到破格任用,通过举荐、考核而选拔登进人才的情况越来越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文化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汉朝以察举制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创立九品中正制,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于是科举制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科举制从起源到废止的主要过程。

  一、产生于隋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二、发展于唐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此外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三、改革于宋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州试、省试、殿试。其次,从宋代以后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舞弊的新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笔迹,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仅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最后,宋代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也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四、中落于元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五、鼎盛于明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童试在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于京师礼部,又称春闱、礼闱;殿试是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在会试后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六、废除于清

  洋务运动使得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中国,许多知识分子逐渐意识到八股取士的弊病,主张发展教育、推广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再加上徇私舞弊越来越严重,科举制走上了消亡的道路。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维新变法时期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直到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例题】

  1. (单选题)明清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内容限定于( )

  四书五经

  宋史

  二十四史

  明史

  【答案】A【解析】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 ),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A. 1901年

  B. 1905年

  C. 1909年

  D. 1911年

  【答案】B【解析】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于宋、元之际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明、清两朝因袭。然而,随着清朝文字狱的兴起,科举考试内容逐渐僵化,成为统治者禁锢士人思想、规范士人伦理的工具。1905年清廷颁布谕旨:“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在中国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最终废止。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