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入口】2025年黔西市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报名入口(10月27日开通)
2025-10-22 17:52:55 来源:旺黔诚·大树职教
点击进入>>>2025年黔西市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报名入口
点击获取>>>2025年黔西市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表

1.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
方式一,报考人员须在2025年10月27日9:00至10月31日17:00期间,通过微信搜索“毕就业”微信小程序实名认证登录后,选择“服务”-“人才人事”-“人事考试”-“考试报名”-选择“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完善个人信息后进行考试报名;方式二,报考人员须在2025年10月27日9:00至10月31日17:00期间进入“毕节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网址:https://rsj.bijie.gov.cn),选择“考试服务”-点击“网上报名”-选择“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使用“电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毕就业”微信小程序扫码或注册登录进入“个人中心”-选择“我的考试”完善个人信息后进行考试报名。
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须仔细阅读《招聘简章》中所规定的招聘条件和《岗位表》中的各项要求,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签署《诚信报考承诺书》(附件4)。报考人员根据所报岗位要求,填写《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附件2,以下简称《报名表》)。所填信息及照片核对无误后,必须点击“报名信息确认”提交报名信息。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人员因身份证过期、信息填写失误、照片模糊变形、未按时提交报名信息等原因,导致网上资格审核未通过或后续考试过程中出现无法通过资格审查等问题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报名表》原则上要求本人亲自填写相关信息,信息填写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如因特殊情况请他人代为填写报名信息的,视为报考人员本人填写,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相关责任。
报考人员提交报名申请后应及时登录查看网上审核结果。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人员,不得再报考其他岗位。报考人员应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所选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必须如实填写个人工作单位信息,否则视为故意隐瞒个人重要信息。报考人员故意隐瞒本人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
特别提示:1.报考人员填报的专业名称必须与毕业证完全一致,如专业名称后面带括号或其他说明的也必须如实填报。2.留学归国、高校自设学科等应聘人员所学学科专业与岗位要求的学科专业相近但不在选定参考目录,且所学专业课程、研究方向与岗位所需专业相近率达到70%以上的,可纳入报考范围;岗位专业要求为二级学科的,对属于该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且课程相同率达到70%以上的一级学科,可纳入报考范围。符合本条款规定的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报名表中“是否符合专业比对条件”栏,并提供本人亲笔签字按手印的《符合专业比对条件报考人员承诺书》(附件5)。资格复审环节由报考人员本人如实提供比对专业名称及课程的有效证明材料,招聘单位根据报考人员提供的证明材料组织专家结合岗位专业要求开展论证。不如实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责任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招聘单位将根据专家论证结果进行资格复审,若专家论证结果达不到本条款要求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点击进入>>>2025年黔西市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报名入口
点击获取>>>2025年黔西市事业单位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表

1.报名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进行
方式一,报考人员须在2025年10月27日9:00至10月31日17:00期间,通过微信搜索“毕就业”微信小程序实名认证登录后,选择“服务”-“人才人事”-“人事考试”-“考试报名”-选择“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完善个人信息后进行考试报名;方式二,报考人员须在2025年10月27日9:00至10月31日17:00期间进入“毕节市就业技能网络培育平台”(网址:https://rsj.bijie.gov.cn),选择“考试服务”-点击“网上报名”-选择“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使用“电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毕就业”微信小程序扫码或注册登录进入“个人中心”-选择“我的考试”完善个人信息后进行考试报名。
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须仔细阅读《招聘简章》中所规定的招聘条件和《岗位表》中的各项要求,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签署《诚信报考承诺书》(附件4)。报考人员根据所报岗位要求,填写《黔西市事业单位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信息表》(附件2,以下简称《报名表》)。所填信息及照片核对无误后,必须点击“报名信息确认”提交报名信息。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完整。报考人员因身份证过期、信息填写失误、照片模糊变形、未按时提交报名信息等原因,导致网上资格审核未通过或后续考试过程中出现无法通过资格审查等问题的,后果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报名表》原则上要求本人亲自填写相关信息,信息填写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的责任自负。如因特殊情况请他人代为填写报名信息的,视为报考人员本人填写,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相关责任。
报考人员提交报名申请后应及时登录查看网上审核结果。通过资格审核的报考人员,不得再报考其他岗位。报考人员应认真核对是否符合所选岗位要求的资格条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必须如实填写个人工作单位信息,否则视为故意隐瞒个人重要信息。报考人员故意隐瞒本人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取消进入下一个环节的资格。
特别提示:1.报考人员填报的专业名称必须与毕业证完全一致,如专业名称后面带括号或其他说明的也必须如实填报。2.留学归国、高校自设学科等应聘人员所学学科专业与岗位要求的学科专业相近但不在选定参考目录,且所学专业课程、研究方向与岗位所需专业相近率达到70%以上的,可纳入报考范围;岗位专业要求为二级学科的,对属于该二级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且课程相同率达到70%以上的一级学科,可纳入报考范围。符合本条款规定的报考人员,应如实填写报名表中“是否符合专业比对条件”栏,并提供本人亲笔签字按手印的《符合专业比对条件报考人员承诺书》(附件5)。资格复审环节由报考人员本人如实提供比对专业名称及课程的有效证明材料,招聘单位根据报考人员提供的证明材料组织专家结合岗位专业要求开展论证。不如实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的责任由报考人员本人承担。招聘单位将根据专家论证结果进行资格复审,若专家论证结果达不到本条款要求的,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